1931年4月調任麻栗坡特別區少將銜邊防督辦,署行政,監司法、軍事和外事,并兼麻栗坡學校督監。在任上他經常微服私訪或派人到民間與邊防了解民情。他治軍嚴明,并積極興辦團練,鞏固邊防。經他一年多的經營,邊防一帶滇軍軍威大振,邊境安寧,盜匪匿跡。連遠在越南的法國人都對他敬畏三分。嚴懲當地危害民族利益、欺詐百姓的地方惡勢力,如查抄土豪劣紳宋某的家、槍斃宋母吳氏,制服馬關地霸李某等。為使邊地兒童有讀書的機會,陳鐘書動員當地士紳集資興辦學校,聘請有志青年到校任職。1932年10月17日卸任時,當地群眾在街上擺香案送別,地方父老送陳鐘書一枚金質紀念章,為他立了一塊德政紀念碑,勒文歌頌了陳鐘書的德澤和功績。
陳鐘書每次回鄉都身穿便服,毫無將軍的作派,時常和窮人蹲狗肉攤共飲攀談,每到一處人們也喜歡和他接近,老人當眾直喚他的小名。陳鐘書亦常借此時機給鄉親們講目睹的一些愛國故事。當他知道家鄉受災時,便拿出準備建房的積蓄,三次在街子天施米。不顧門當戶對之傳統和貧窮的楊老五拜親家。對自己的親人要求非常嚴格。其族中有一兄長是安寧、易門、羅次、昆陽、祿豐5縣聯防剿匪大隊長。借“接風”之名,宴請鐘書為陳辦私事。陳鐘書誠懇勸告:“大哥,我們是為百姓辦事的官,應該處處為百姓著想,多為百姓辦些好事”。陳鐘書之弟叫幫工到風水林里砍柴,鐘書知道后,把他叫來,沉痛地說:“如果大家都跟隨你亂砍濫伐,水土流失,大龍潭水必將枯竭,我們陳家就成了罪人,受到后輩的咒罵。”
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,鐘書對家人說:“日本帝國主義欺侮我國人民實在太甚,我要上抗日前線,不打敗日本鬼子決不回家”。9月,陳鐘書調任六十軍一八三師五四二旅旅長,10月5日從昆明誓師出發,奔赴抗日前線。1938年4月22日至5月14日,六十軍投入了極其慘烈的第二次臺兒莊血戰。在這次會戰中一八三師作為主攻部隊走在最前,也打得最為慘烈。陳部奉命守衛邢家樓、五圣堂。22日戰斗打響,陳鎮靜指揮。在武器裝備懸殊很大的情況下,云南健兒憑著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,打退了日寇多次進攻。日寇驚奇遇到了一支英勇頑強的中國軍隊,遂派出飛機在陣地上低空掃射,密集炮火狂轟濫炸。友軍湯恩伯所屬部隊抵擋不住退出第一線后,滇軍將士們仍在那一望無垠、無險可據的平原上,粉碎了日寇40余次的瘋狂進攻。日寇糾集步兵、騎兵,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,向我陣地猛攻,陳鐘書傳令隱蔽,當日寇進入有效射程內時,一聲令下,機槍、手榴彈一齊射向敵人,日軍丟下無數尸體,狼狽退去。23日下午,日寇又發動更大規模沖鋒,但我方彈藥已供運不上。陳鐘書端起槍,振臂高呼:“打倒日本帝國主義!”率領將士沖向日寇,與敵展開肉搏戰,再次擊潰超過我方數倍兵力的日軍。但在肉搏戰中,陳鐘書面部不幸被一顆流彈擊中,被運過運河后壯烈犧牲,時年47歲。遺體由火車運至徐州,埋葬在東關外亂葬崗中??箲饎倮?,被追贈中將銜。
相關新聞
陳鐘書駐防麻栗坡
陳鐘書在麻栗坡任督辦時,對辦團練非常認真,治軍嚴明,維護治安有方,使境內政通人和,盜匪潛跡,滇軍威名遠播,連在越南的法國人都很敬畏。他對土豪劣坤極為痛恨,1932年,上省晉見龍云,反映西疇縣大錫場宋伯郊橫暴虐民之事。因此,龍云派遣駐文山的十七團龍霖部第三營于這年8月20日查辦宋伯郊家,將宋伯郊之母吳氏槍斃,西疇民眾拍手稱快。
陳鐘書:少將旅長為抗日捐軀
在幾天的戰斗中,陳鐘書深感我方武器遠不如敵。故以忠義激勵官兵,浴血奮戰,視死如歸。到24日,陳鐘書的五四二旅先后擊潰敵軍40余次沖鋒,前沿部隊傷亡過重。下午,由于彈藥供應不上,敵人發動進攻時,前沿將士難以抵擋,敵人已向旅部刑家樓、五圣堂逼進。陳鐘書身先士卒,率領旅部勤務排及部分官兵躍出戰壕與敵人展開了肉搏戰。他怒目厲色,接過倒下士兵的手中的槍,連續刺倒14個敵人。雖然身中數彈,仍浴血堅持。眼看又一批敵人沖過來,他振臂高呼:“沖啊!打倒日本帝國主義!”接著帶領將士沖向敵群,終于又一次擊退敵人的進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