編者按:川軍一腔熱血分三路奔赴抗日前線。其中,鄧錫侯率領的22集團軍共3個軍4萬余人,步行至陜西。李家鈺的47軍劃歸衛立煌的第14集團軍參與山西抗戰,鄧錫侯兼任軍長的45軍及孫震兼任軍長的41軍則在娘子關敗退后,受命奔援山東滕縣一帶,阻擊向徐州進犯的日軍。臺兒莊大戰由此打響!
“22集團軍差點被攆回四川?!睔v史文化學者李殿元教授說,22集團軍41軍、45軍參加忻口會戰,受命增援娘子關卻吃了敗仗,軍容軍紀嚴重不振,兩個戰區都不愿收留,蔣介石一怒之下放言讓他們回四川。
“鄧錫侯、孫震的3個師,步行1400公里剛到寶雞,娘子關就被鬼子抄了后路。軍情緊急,川軍甚至連棉衣和彈藥都沒有領到,就立即坐悶罐車上了前線。這是很多川軍第一次坐火車,也是最后一次?!钡搅饲熬€的川軍完全兩眼一抹黑,混亂之下連地圖都沒人給,連日軍從哪個方向來都不清楚,稀里糊涂就投入了戰斗。
“22集團軍的裝備在川軍中也算是差的?!贝ㄜ娍箲鹗穼<液卧手斜硎尽倓偨涍^長途行軍而疲憊不堪的川軍,穿著單衣短褲草鞋臥在雪地中,依靠老掉牙的川造步槍,每人20發子彈、2枚土制手榴彈同日軍作戰。第一天41軍364旅的727團傷亡800多人,728團傷亡1000多人,幾乎打光了。41軍在短短一周內就損失了一半多兵力,全軍8個團合編為4個團。集團軍司令鄧錫侯和45軍一部陷入包圍,差點犧牲。
川軍潰退了,也崩潰了,一路上只要能弄到糧食、衣物,便連買帶搶,遇到軍械庫也砸開大鎖,擅自補給。閻錫山告到武漢軍委會,請川軍立刻走人。軍委會下令調往河北河南的第一戰區,但與四川頗有淵源的第一戰區司令長官程潛也不要,說川軍是“爛部隊”。蔣介石一氣之下聲稱要將22集團軍統統趕回四川。
“眼看22集團軍成了沒人要的抗戰棄兒,準備回鄉挨家鄉父老責罵時,李宗仁接受了他們?!崩畹钤f,當時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正籌備在山東南部與敵決戰,不料當時的山東省主席韓復渠率軍不戰而逃,留下大片的空白地區,李宗仁急需部隊填補。
何允中描述了22集團軍進入戰場后的態勢。
第41軍和第45軍,奉命開赴臨城、滕縣一帶守備。后鄧錫侯奉調回川改任川康綏靖主任,所遺職務由副總司令孫震代理。得到日軍磯谷師團大舉南侵的情報后,1938年3月10日,孫震令集團軍總預備隊122師和364旅、124師、127師進駐滕縣。陳離為第一線指揮官,負責指揮防守滕縣北的45軍部隊,王銘章為第二線指揮官,負責滕縣守備。又令王銘章為前方總指揮,統一指揮作戰。
“川軍的彈藥也補足了,特別是手榴彈,士兵們幾乎人手一箱?!痹谏轿髯鲬鸬?0多天消耗了一半兵力,此時的41軍與45軍,名義上各下轄2個師,實則其實每個軍僅有1個師的兵力,整個集團軍兵力不過只有2萬多人,還不如日軍1個師團。但滿懷憋屈的川軍官兵士氣高漲,嚴陣以待,準備好了打一場洗刷屈辱的惡戰。
守衛滕縣4天半
王銘章死戰殉國 兩個師傷亡萬人
“滕縣是津浦路北段要點,關系全局。李宗仁要求41軍堅守三天?!焙卧手姓f,川軍以巨大的代價,極好地完成了任務。
從3月14日拂曉開始,日軍磯谷廉介第10師團瀨谷支隊步、騎兵7000余人,配備大炮20余門,坦克20余輛,在30多架飛機掩護下向滕縣外圍第45軍第一線陣地展開全線進攻。戰況慘烈,第一日,127師周營官兵全部壯烈犧牲,其它陣地也傷亡很重。
“磯谷師團是日軍最精銳的部隊,一向有鐵兵團的稱號,戰斗力很強。川軍全憑勇氣,步步肉搏拖住敵人?!?5日,除北線45軍127師主力憑借地形優勢穩住外,滕縣外圍已盡入敵手。滕縣已然守不住,此時王銘章可以撤退,至少自己可以先走,但他選擇留下來。16日,滕縣以北第45軍陣地相繼失守,41軍122師、124師一部及少量地方武裝共3000余人被圍困于滕縣城中。日軍組織了6次沖擊,黃昏沖入東關。當夜,守軍組織敢死隊收復了東關。
決戰發生在17日。一早,日軍五六十門山炮、野炮向縣城猛轟,敵機20余架瘋狂地投彈掃射,整個滕縣城火光沖天。防守東關的第124師740團團長王麟率領兩個營死守東關,與日軍殊死搏斗,屢次擊退日軍進攻。日軍無奈改變攻擊方向。下午2時,日軍用12門榴彈重炮猛轟南城墻,同時敵機二三十架集中轟炸南關,幾乎將南關夷為平地,殘垣斷壁和磚石上沾滿了川軍戰士的血肉。下午3時半,日軍占領了南城墻,守軍大半陣亡,督戰的370旅旅長呂康、副旅長汪朝廉負重傷。不久,日軍對東關再次發起更猛烈的炮擊,日軍由城塌處突上城墻,迅速向東、西城墻擴大戰果。
此時天色已暮,王銘章向孫震發出最后的電報:“17日晚……敵大部隊沖入城,即督所留部隊,與敵作最后血戰?!卑央娕_砸毀后,他命令城內各部與日軍展開巷戰,自己登上西北城墻,指揮警衛連一個排進攻西門城樓。因日軍火力猛烈,城墻上毫無掩蔽,該排全部陣亡。這時,王銘章決定到西關車站組織殘部抵抗,行至半途,遭到日軍密集火力射擊。王銘章腹部中彈,趔趄倒地,隨從們忙扶他起來,他疾呼:“抵住,抵住,死守滕縣!”這時又一陣密集的槍彈掃來,王銘章飲彈殉城。他的參謀長趙渭賓、副官長羅甲辛、少校參謀謝大埔、第124師師參謀長鄒慕陶及隨從十余人,也都同時犧牲。
滕縣縣長周同聽說王師長殉難,急忙趕來,撫摸遺體大哭。后緩步登上城墻,環顧四周,長嘆一聲,墜城身亡。受重傷的300名士兵聞訊,互相以手榴彈自炸,全部壯烈犧牲。
王銘章犧牲后,守城官兵繼續與日軍搏斗。夜9時,守軍200余人突出重圍,是城中守軍唯一的一群幸存者。城內,零星小部隊仍在頑強地戰斗,徹夜槍聲未停,直至18日午前,滕縣才徹底淪入敵手。
滕縣保衛戰自1938年3月14日早晨開始,至18日中午結束,共阻擊敵軍4天半。41軍自122師師長王銘章以下傷亡5000余人,45軍自第127師師長陳離以下傷亡近5000人。
顧問小評
沒有滕縣保衛戰 就沒有臺兒莊大捷
李殿元
以臺兒莊戰役為核心的魯南會戰,中方取得了震動中外的重大勝利。
在魯南會戰之前,日軍已占領濟南。濟南以南的整個津浦線北段到徐州,沒有一支中國軍隊駐防,大批部隊尚在隴海線行進途中。形勢萬分危急,川軍受命,趕在日軍王牌部隊前搶占了津浦線北段空白點,保住已經勢在必失的戰略要地徐州。戰役開始后,日方萬萬沒有料到,在滕縣這座小城,竟然被擋住了近5天。裝備簡陋不堪的川軍,竟然這么難打!
滕縣的拼死抵抗,為中國軍隊的增調和部署贏得了寶貴時間,取得了臺兒莊大捷這一抗戰以來最大的軍事勝利,遲滯了日軍對華中地區的進攻步伐,極大地鼓舞了全國軍民的抗日斗志。會戰的指揮官李宗仁將軍這樣評價說:若無滕縣之苦守,焉有臺兒莊大捷?臺兒莊之戰果,實滕縣先烈所造成也!
顧問:李殿元(歷史文化學者) 胡越英(抗戰史研究專家) 何允中(川軍抗戰史研究專家)